太子妃每天想和离_第7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76节 (第2/2页)

肃州。
  此地尚在凉州都督府的辖区,再往前,便会进入沙州都督府的下属范围。
  进入城中,众人寻了家客栈下榻,决定稍事修整,翌日清早再出发。
  这是赵晏离开凉州之后,第二次住进一间像样的屋子,上回还是十天前在甘州。
  她自行打来热水,洗净满身沙尘,刚收拾完毕,赵宏就在外面问她想不想去城里逛逛,她答应下来,与杨叔说了一声,便与弟弟离开客栈。
  -
  肃州不及凉州热闹,更无法与京城相提并论,但两人依旧兴趣不减,沿街走过,买了不少当地的吃食,决计拿回去分给大伙尝尝。
  赵晏环顾四周,试图把所见所闻印刻在记忆中。
  虽说回来的途中还会经过此处,可那时候多半已经是秋冬,与眼下的初春景象必定截然不同。
  有些风景,或许一生也只有缘分看到一次,错过便是永远的遗憾了。
  忽然,她的目光冷不丁从街边划过,瞥见一个挺拔俊朗的身影。
  她仿佛有种特别的本领,总能在人群中一眼找到最出挑的,那人似乎年纪不大,十七八左右,虽背对她的方向,不见阵真容,但身形却格外好看,犹如雪中翠竹,瞬间吸引了她的目光。
  自从两年前她离开洛阳,就不曾见过这样的人了。
  凉州不乏年轻矫健、如松如柏的士兵,但却少有清隽而矜贵的翩翩公子。
  脑海中浮现一个浅淡的影子,未及清晰,就被她赌气似的强行压下。
  整整两年,没有半封书信,只怕早就把她忘记,这样的人,她想他作甚?
  更何况,当时在崇文馆看到的情形历历在目,她一辈子都不想理他了。
  “阿姐,”赵宏的话音让她回过神来,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兵器铺,“我们去看看吧。”
  赵晏应下,收起思绪,一抬眼,方才那人已不见踪影。
  两人走进铺子,赵宏很快就相中一把匕首,拿在手上和自己的掂量比较,打算收入囊中。
  趁他跟掌柜的讨价还价,赵晏四下打量,不经意看到一柄小胡刀,虽是杀器,但造型玲珑精致,镶嵌着玳瑁与宝石,闪闪发亮,颇合她心意。
  正待取来细看,却有人先一步伸手,将之据为己有。
  她略微一怔,转头看向来者,竟是刚才在路边看到的年轻公子。
  那人戴着银质面具,遮住了大半张脸,下颌的线条却优美流畅,他与她四目相对,好整以暇道:“姑娘莫非是喜欢这把刀?”
  他的声音有些怪异,沙哑而低沉,全然不似这个年纪该有的清亮。
  赵晏不禁遗憾,也不知是因错失好物,还是背影如此赏心悦目的人却生了这么一把嗓子。
  她见此人彬彬有礼,试探地问道:“我确实喜欢,不知公子可愿割爱?”
  那人轻轻一笑,将小胡刀递到她面前,她道了声谢,正待接过,他却猝不及防收手,黑曜石般的眼眸中掠过促狭:“不巧,在下也很喜欢,先拿者先得,请恕在下无礼了。”
  说罢,飞快地付了款,转身扬长而去。
  赵晏目瞪口呆。
  这是什么人?
  不给就罢,还故意逗她玩?
  她倒不至于为了一把刀动怒,或是追上去与他理论,但不知为何,他这副欠揍的模样似曾相识,瞬间气得她牙痒痒,若非念及有要务在身,不想在外面惹麻烦,她定会忍不住与他动手。
  真是太讨厌了。
  白白浪费一张好皮囊。
  那厢,赵宏喜滋滋地揣着新匕首走来,慷慨大方道:“阿姐,你有什么喜欢的,我买给你!”
  赵晏摇头:“时候不早了,回去吧。”
  -
  回到客栈,赵晏路过厅堂,意外地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。
  赏心悦目的肩背,坐姿都显得出尘不凡,腰间蹀躞带挂着一柄闪闪发亮的小胡刀。
  她将吃点心剩下的纸包团起来,放轻脚步走近他,调整角度,飞快地冲着他的脑袋扔了过去。
  旋即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身到几个身高体壮的客人间,轻巧地上了楼。
  赵宏全程目睹她的动作,条件反射地随她一同逃窜,站定之后,才压低声音道:“阿姐,你认识那个人吗?”
  “不认识。”赵晏居高临下地看向厅堂,那人拿着纸团,正在四处搜寻罪魁祸首。
  突然,他抬起头,向二楼栏杆望来。
  她倏地缩回柱子后面,半晌,才悠悠道:“可他让我想起了一个非常讨厌的故人。”
  “……”赵宏的表情一言难尽,朝那人投去同情的目光。
  -
  翌日,天刚蒙蒙亮,一行人再度启程。
  出了肃州,走进一片荒漠,众人驱马疾驰,试图趁着太阳尚未露头时多赶些路。
  二月的天气,北地仍然寒风料峭,日光并不炎热,但却极其灼人,尤其是在这种植被稀疏的地方,连遮挡的绿荫都没有。
  不知走了多久,突然,前方传来一阵喧哗,夹杂着急促的马蹄声和叫喊,杨叔下令停住,众人警觉地纷纷握紧武器,赵晏也按住腰间的佩刀。
  一人快马加鞭由远及近,她目力极好,顿时认出是昨晚那个戴着面具的年轻公子,在他身后,几个马贼骂着粗话缓缓逼近,其中一个摘下弓箭瞄准了他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