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83节 (第2/2页)
晏的脸颊,“晏晏,你受苦了,和离的事……” 赵晏摇头,下定决心般轻声道:“娘娘,从今往后,臣女……媳妇该叫您一声‘阿娘’。” 皇后有些意外,却未多问,只笑了笑:“是本宫的荣幸。” 复而揶揄:“不过将来你若反悔,随时改变主意,本宫和陛下绝无反对。” 赵晏扑哧一笑,听皇后对她说起这半个月来发生的事。 明德郡主被太子罚禁足三个月,永不得进入宫城,嘉宁长公主跑到御前闹了几次,被皇帝轻描淡写地驳回。 姜云瑶已去往凉州,临走前来过承恩殿,还颇遗憾兄长下手太快,抢走了她替好友报仇的机会。 燕国公府那边听闻消息,与宋国公府彻底结下梁子。 赵夫人和裴氏得应允,来探望了她一次,但她尚在沉睡,全然不知。 赵晏挂念姜云瑶,盘算着她到凉州的日期,忽然想到什么,试探地问道:“阿娘,您认不认识一位姓沈、年纪二十有余、来自西南、精通医术的娘子?她的眉眼和阿瑶有些相似,我怀疑,她可能是青奚王族后人。” “小惟?”皇后直截了当地道出沈惟的名字,不禁讶异,“你见过她?” 赵晏点点头:“我与沈阿姐颇为投缘。” “她可不是什么‘阿姐’,也不止双十年华。”皇后放轻声音,含笑道,“她是陛下的同母妹妹,先太后的女儿。当年她和沈太后被困在冷宫里,是本宫、陛下以及广平王偷偷送她离开。此事是秘密,就连我儿都不曾听说,但小惟既然主动透露姓名和来历给你,应当不介意被你知晓。” 赵晏回想着沈惟对她说过的那番话,压下心中震惊:“您放心,我绝不会对任何人讲。” - 聊到午时,皇后起身离去。 赵晏见姜云琛还没有打道回府的迹象,派内侍去燕国公府传信,令赵宏入宫。 赵宏不便进承恩殿,姐弟两人在丽正殿相见。 未等弟弟开口,赵晏将那块白玉佩推到他面前,自顾自道:“在瓜州时,纪十二给我此物,让我回洛阳之后,拿着它到牡丹最盛的地方找他。后来我答应他,等再次见面,我就嫁与他为妻。” 赵宏原本还沉浸在姐姐病愈的喜悦中,闻言,一瞬间面无血色。 “阿姐……”他难以置信,“你全都记起来了?” 赵晏轻叹一声,答非所问道:“我的阿弟为我操碎了心,想让我和谁在一起,就千方百计地撺掇,待我另嫁,又自作主张把我蒙在鼓里,极尽所能隐瞒我的过往。” “阿姐,我……”赵宏急于解释,“我只是不忍看到你那么伤心。两年前回到凉州,我以为你已经好转,无意间提了句,等天气晴好,我陪你去城外给十二兄立个冢,你一听就开始哭,我怎么也劝不住,直到你昏迷过去。那次你睡了很久,我差点以为你的清醒只是回光返照,要撑不过来了。” 赵晏微微怔忪。 原来……是这样吗? 当时她在想什么? 不愿接受现实,不肯相信他已经不在人世,仿佛只要没有象征尘埃落定的坟墓、不让他“入土为安”,就还可以心存一丝幻想。 她素来理智而冷静,从不信鬼神,却生平头一次奢望有奇迹发生。 眼底泛起潮意,她深呼吸,匆忙掩饰过去。 赵宏却忍不住鼻子发酸:“我从没见过阿姐那么伤心的样子,后来你好不容易清醒,我哪里还敢……抱歉,我别无选择,阿姐,如果你是我,你会如何做?” 赵晏拍了拍他的肩膀,低声道:“我打晕你一次,你瞒我一次,我们也算扯平了。” 赵宏却笑不出来:“阿姐,往后你决计怎么办?倘若你忘不掉十二兄,想与太子殿下和离……” 赵晏看着他:“你会阻止我吗?” “不会。”赵宏神色坚定,“我只想要阿姐快乐地活着。我会拦着阿爹,不让他找到你。” 赵晏示意他凑近几分:“我告诉你一个秘密,这次,希望你继续守口如瓶。” 赵宏望见她眼底沁着水光的微笑,忐忑不安地倾身。 “我没有食言。” “我已经嫁给他了。” - 夜晚,姜云琛回到东宫。 他得知赵晏醒来,见过皇后、又传赵宏入宫的消息,心中已有大致猜测。 和离的事,无法再拖延了。 因这场意外,她在东宫多留了半个月,然而最后的时刻终归还是到来。 但他却如释重负,只要她平安无事,他别无所求。 过去十多天,他日夜守在承恩殿,看着她无声无息的苍白面容,内心的忧虑与惶恐早已压倒把她留在身边的渴望。如果他放手能换得她苏醒,他愿意守着那张残破的字条孤独终老。 他走向承恩殿,觉得这条路太长却又太短。 长得他恨不得肋生两翼,立刻见到她,确认她安然无恙。 短得他舍不得健步如飞,走完这一程,他与她的缘分就到了头。 玉阶近在眼前,屋檐悬挂着透亮的琉璃灯,在黑暗中散发着柔和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