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89节 (第1/2页)
突然,雅间的门被推开,一个帷帽遮面、红裙似火的身影映入眼帘。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,他笑着戴好斗笠,不慌不忙地问道:“这位娘子,您找谁?在下是……” “傻子。”赵晏轻轻丢出两个字,截断了他的话头。 姜云琛:“……” 他又做错了什么?怎的还骂上了? 赵晏几步行至他身前,摘掉帷帽的同时掀开他的斗笠:“我听见隔壁有个傻子,便过来瞧瞧,究竟是谁,会傻到……” 姜云琛满脸无辜,对她伸出手臂。 赵晏没好气地横他一眼,还忍不住破功,投入他的怀抱。 - 从望云楼出来,去往纪家的首饰铺。 赵晏把玉佩给掌柜一看,立刻被引到后院。 院中坐着一个眼熟的身影,正是扬州纪氏家主的次子、姜云琛的表舅父。 这位纪先生负责统管纪家在洛阳的商务,赵晏以前随姜云琛及姜云瑶出宫,有缘见过他几次。 双方寒暄,姜云琛笑道:“表舅父今儿个有空,居然亲自到铺子里视察。” “殿下还说我,”纪先生乐呵呵地回敬,“您日理万机,怎么想起来照顾我的买卖?” 说罢,看向他身旁的赵晏:“莫非是太子妃娘娘相中了敝店的首饰?” 赵晏笑了笑,将玉佩递给他:“纪先生,您可还记得此物的来历?” 纪先生仔细端详:“自然。这块玉佩是前朝雕刻名家的遗作,我好不容易才从他徒弟那里得到,原本由宋国公府预订,谁知又被殿下高价买走。” 与明德郡主的说辞一致。 姜云琛歉意地抱拳:“给表舅父添麻烦了。” “无妨,这点小事我还是应付得来。”纪先生不以为意,“此物归太子妃娘娘拥有,是它的幸事,好过落在那群纨绔膏粱手里。” 赵晏不禁问道:“纪先生,当日是殿下亲自来贵店挑选的吗?” 纪先生点头:“那时候,殿下经常光顾我的铺子,购买一些货物,怕出手阔绰引人怀疑,还须得我出面,借我的名义取走东西。我倒是猜得出来,殿下打算攒着送给太子妃娘娘,如今终于等到娘娘回京,与殿下结为眷属,不知您对敝店的物品可还满意?” 赵晏一头雾水,没想到还有这么一茬。 姜云琛连忙掩饰道:“她很喜欢,表舅父下次有什么新鲜玩意儿,还望派人知会我一声。” 纪先生自是满口答应,又道:“殿下,之前您托我调查的人,我给扬州传信,请家兄翻阅那边的档案,却也一无所获,您看……” “表舅父有心,不必再找了。”姜云琛避开赵晏狐疑的目光,岔开话题,“正巧今日遇到您,我有另一件事情需要您的帮助。” “愿闻其详。” “下个月临川王寿辰,我打算从您这边订购些贺礼,”姜云琛意味深长道,“您最近有什么名贵珍稀的货物,尽管留给我,回头算清账务,我令人把银钱送来。” 纪先生有些惊讶,却未多问,只报了几件物品的名称,让他定夺。 赵晏已知晓姜云琛的计划,在旁听着两人交谈,心想他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。 但愿花出去的钱财不会打水漂,能换得他预期的效果。 天气渐暖,即使坐在院中也不觉寒冷,她看向屋前抽芽的柳枝,视线不经意掠过窗子,没由来地,竟直觉后面有人。 但定目细看,又似乎只是她眼花。 许是纪先生的家眷或朋友吧。 她没有深究,待两人商议完毕,随姜云琛向纪先生告辞。 - 坐上马车,赵晏明知故问道:“前段时间,你请纪先生做什么来着?” “没有,你听错了。”姜云琛正襟危坐,“我想调查什么人,交代给探子便是,何必劳烦表舅父。” 赵晏:“……” 不打自招。 两人面面相觑,姜云琛看到她眸中不加掩饰的笑,索性往靠枕上一倚,闭着眼睛装死。 赵晏兀自道:“你是不是在打听我夫君纪十二?你想知道什么,直接问我就好,何必舍近求远、假手旁人?” 姜云琛犹豫了一下,悄悄掀开一丝眼皮,转念却又合上,摆出立场坚定、决不妥协的架势。 他虽然很好奇当年的旧事,但比起听赵晏讲,他更希望自己尽早恢复记忆。 尤其是方才她说起在伊州的经历,纪十二那厮,竟敢叫她“夫人”。 要知道,他和她大婚之后,每次壮着胆子与她夫妻相称,都会被她纠正只是名义上、暂时的。 岂有此理。 简直太不公平了。 赵晏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