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妃每天想和离_第9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92节 (第3/3页)

  她站起来:“我想说的便是这些,天色已晚,我先走一步,你们也尽快回宫吧。”
  姜云琛问道:“姑母,您要去何处?阿爹阿娘和叔父多年不见您,必定甚为想念,您不打算多留几日,与他们一聚吗?”
  “京中山雨欲来,我可不想趟这浑水。”沈惟不紧不慢道,“放心,我不会走远,待殿下将临川王等人一网打尽,我再回来看看。至于阿兄阿嫂,去岁初我南下归乡,顺道经过洛阳,与他们见过一面,所以‘甚为想念’就罢了,‘多年’却是谈不上的。其实我们时常联络,只是殿下一无所知。”
  姜云琛:“……”
  不得不说,父母和叔父确实很会保守秘密。
  他叫住沈惟:“姑母请留步,我和晏晏还欠您一顿喜酒,您若不介意,我们可在此共饮一杯。”
  沈惟欣然答应:“也好。”
  纪家这座别庄里存着些窖藏,姜云琛出去找到纪先生,问他要了一坛宜春酒。
  纪先生也受到邀请,笑眯眯地与三人举杯。
  一坛酒很快见底,沈惟道:“先帝至死对家母念念不忘,但迟来的深情一文不值,无论他有什么苦衷,他辜负家母的真心、将她困在冷宫十年都是不争的事实,家母临终之前,早已对他不抱任何奢想。我很庆幸阿兄没有随他,太子殿下也不似薄情寡义之人,家母泉下有知,定会感到欣慰。”
  她一饮而尽:“愿殿下与晏晏永结同心,永不相负。”
  -
  回宫途中,赵晏端详着沈惟给的瓷瓶,却不由自主地走神。
  姜云琛曾救她性命、并在那场事故中失去记忆,她一直都知道,可再度听沈惟说起,心里还是像被什么攫住,难过得呼吸都有些滞涩。
  若沈惟没有及时赶到,她与他一起去了也罢,但如果她侥幸活下来、他未能幸免——
  那时候,她已经忘掉纪十二,听闻太子遇刺的消息,因伤势未愈,甚至无法参加他的丧礼。
  待她随父亲回到洛阳,他早已长眠陵中,她儿时的玩伴、情窦初开之际的心上人,她连他临终一面都无缘见到。
  而她永远不会知晓是他救了她,以及他曾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与她结伴同行、互许终身。
  那段不为人知的记忆中,他们深爱过彼此。
  忽然,姜云琛抱住她的腰,将下巴搁在了她的肩膀上。
  “赵娘子,晏晏……”他的声音有些沙哑,宛如梦呓,“我永远不会负你,你不要离开我。”
  赵晏如梦初醒,戳了戳他的脸颊,无奈笑道:“你才喝这么一点就醉了?”
  这酒量,简直不敢恭维。
  却又轻轻道:“姑母都说了,你不像先帝,而是随了沈太后和陛下,我相信你不会负我,我也永远不会与你分开。”
  姜云琛放下心来,闭着眼睛寻找她的气息,温柔地吻住她的唇。
  呼吸交缠,炙热的温度驱散冰冷的幻觉。
  许久,她喘息着靠在他胸前,隐去眼底水雾。
  都过去了,都已经是前尘旧事。
  她要珍惜眼前人,她没什么可哭。
  寂静中,她听到他的声音。
  带着朦胧醉意,却字字句句清晰地落在她的心扉。
  “你我连生离死别都经历过,从今往后,再没有什么能让我们分开。”
  -
  次日清早,姜云琛醒来,回想昨天情形,终于明白赵晏为何会断定临川王要找的人是先帝。
  “你一早就知道姑母的身份?”他好奇地问道,又连忙补充,“我没有怪你隐瞒我的意思。”
  “也没有很早,是我恢复记忆之后。”赵晏诚实交代,“皇后娘娘来探望我,我念及‘沈阿姐’与阿瑶样貌神似,随口一问,娘娘便告知我真相。”
  “后来你说临川王在西南寻人,我想起在伊州的时候,‘沈阿姐’自称回乡给她父亲送终,才明白临川王究竟意图何在。”她有些唏嘘,“姑母满足先帝的心愿,将他葬在了与沈太后初遇的地方。”
  姜云琛安慰捏了捏她的手,岔开话题道:“我昨晚喝醉,没有给你添麻烦吧?”
  “……”赵晏懒得理他,径直下榻更衣。
  若是直接醉倒还好,可他偏偏还留着一半神智,下了马车,非要抱她回承恩殿,再然后……
  不提也罢。
  总之,半醉半醒的酒鬼最讨厌了!
  她起身时,衣衫滑落些许,露出肩头的点点红痕。
  犹如雪中寒梅盛开。
  姜云琛看在眼里,理亏心虚地收回视线,嘴角却不觉浮起笑意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