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千岁[重生]_九千岁[重生] 第9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九千岁[重生] 第93节 (第2/2页)

怀里,点了点地上的幼虎:“今日给你带了个玩伴来。”
  幼虎也就一尺来长,回京后有宫人给它洗了澡,吃喝上也照顾得十分精细,比起刚捡到时已经胖了一圈。
  此时它被殷承玉放在地上,正迈着粗短的四肢小心探查周围的环境,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好奇。
  殷承岄也瞪大了眼看着幼虎。
  他还不会说话走路,只会爬,但也已经知道要玩,甚至学会了含糊不清地哼唧撒娇。但他还太小,平日里都被拘在坤宁宫里,只有在虞皇后的陪同下,才能到外面的花园里放放风。
  大约是每日里来来回回见到的不是虞皇后就是奶嬷嬷,所以小小的孩童对于偶尔才来的殷承玉十分感兴趣,并没有半点认生。
  他被抱在怀里,咬着手指头,一会儿看看殷承玉,一会儿又去看看地上的幼虎,琉璃珠一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,似乎不知道该看哪个才好。
  虞皇后见状笑道:“他比你小时候闹腾多了,整日里便想着出去玩。也就是偶尔被磨得没办法了,才带着他出去放放风。”
  说到此处,她面上露出些许忧虑之色来,只是顾念着殷承玉辛苦,到底没有表现出来。
  后宫不得干政,她虽然不参与朝中诸事,但自小也熟读四书五经。自然看得懂前朝风云变幻的局势。
  隆丰帝沉迷酒色,后宫女人多不胜数,更还有个厉害的文贵妃,她虽为中宫皇后,但不得隆丰帝宠爱,在许多事情都无法帮上忙。
  如今所能做的,唯有尽量照顾好殷承岄,不拖儿子的后腿。
  殷承玉却是明白她的忧虑,将殷承岄放在地上让他同幼虎玩耍。自己则在虞皇后身侧坐下,温声道:“玥儿也越来越大了,总不能再这么将他拘在坤宁宫里。等再过一段时日,我让人从东厂挑几个信得过、会功夫的太监过来,母后也能轻松一些。”
  重活一世,他扭转了许多事情,虞家未曾覆灭,虞皇后与殷承岄也都平安无事。
  但这并不代表那些盯着他盯着虞家的人就放弃了。
  前朝后宫关系紧密,那些人从他身上找不到突破口,便想从虞皇后和殷承岄这边下手。好几次若不是虞皇后心思谨慎,又轻易不出坤宁宫,那些暗地里的阴谋已经得逞了。
  “母后有什么辛苦的,”虞皇后抬手摸了摸他的脸颊,心疼道:“倒是你又瘦了些,如今你外祖和舅舅们为了避嫌,许多事都帮不上忙,只能靠你一人。”
  殷承玉倒没觉得自己瘦了,也不觉得辛苦。
  这些日子虽然忙碌了些,但隆丰帝病了顾不上朝事,次辅邵添等人因为殷承璋之死又安分许多,许多事情都按照他的布置走了下去。
  比起上一世来,实在是好了太多。
  他只恨时间太短,能用之人又太少。
  ……
  殷承玉在坤宁宫坐了一个上午,让幼虎陪着殷承岄玩了许久,方才准备回慈庆宫。
  殷承岄已然将幼虎当做了自己的玩伴,此时见他要把玩伴带走,嘴巴一瘪便要哇哇大哭。
  虞皇后将他抱在怀里哄了许久他才没哭了,只含着一包眼泪,瘪着嘴要哭不哭地看着被殷承玉抱在怀中的幼虎,嘴里发出“啊啊呜呜”的声音。
  幼虎从殷承玉怀里探出头来看他,两只圆耳朵抖动着,倒是没看出不舍。
  “你还太小,孤先替你养着。等你大了便让他给你当坐骑。”殷承玉哭笑不得地摸了摸幼弟的头,温声安抚了几句,见他没再要哭,这才离开。
  出了坤宁宫,郑多宝便迎上来,在他耳边低声道:“大公主先前遣人来传话,约殿下在曲阳亭品茶,似是有事。”
  殿下难得才有空来一趟坤宁宫,他便没有贸然进去打断,特意等到人出来了才传话。
  殷慈光向来有分寸,若是无事不会轻易来寻他。殷承玉闻言将幼虎交给郑多宝:“你将幼虎送回去,孤去一趟。”
  *
  曲阳亭。
  殷承玉过去时,就见殷慈光正在亭中坐着,身旁的红泥小火炉上,陶壶正喷涌出袅袅水汽,沸腾的水将壶盖都顶了起来,似已经烧了许久。
  示意护卫留在原地,殷承玉走上前去,并不客套地在他对面坐下:“皇长姐可是等久了?”
  “也就是比太子殿下早到了片刻。”
  见他过来,殷慈光收起了逸散的思绪,示意侍女退下,提起炉上沸腾的热水温杯,亲自为他泡茶。
  高冲低泡,他泡茶的动作行云流水,赏心悦目。
  清亮的茶汤落入茶盏之中,恰好七分满,被推到殷承玉面前。
  “母妃最喜欢我泡的茶,殿下尝尝。”殷慈光隔着逸散地白雾看向他、
  殷承玉端起茶盏,低头嗅闻茶香,不紧不慢地品了一口。
  “好茶。”
  茶盏小巧,殷承玉饮尽后,又自己给自己倒了一盏茶。
  他细细品着茶,神色平和,并不催促,等着殷慈光想好后开口。
  殷慈光不会平白无故邀他来品茶,必是有事要说。眼下迟迟不开口,恐怕是有难处。
  亭中茶香袅袅,殷慈光垂眸瞧着杯中沉浮舒展的茶叶,到底还是下定了决心:“殿下先前问我,可想恢复身份。若我现下说不想再被此身份所困,殿下可还愿意助我?”
  说到“恢复身份”时,他攥紧了手指,眼眸甚至没敢看殷承玉。
  他不确定上一次在行宫时,殷承玉是随口一说,还是真心愿意助他。他心里隐约觉得应是后一种,却又怕徒添失望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