庶长子_第8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86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??“这事儿算是凑巧了,从安南国带过来的稻种,今年正在南边大面积普及,孤正好负责这事儿,也是正好到了这个地方,大概待了有三四天了吧,本来打算明天就启程回去的,谁承想正好赶上你们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??这事儿还真挺巧的,都能写进书里了。

    ??不过,不管是他们远航,打通航线,跟各个国家建立友好贸易关系,还是太子大面积推广粮种,都是值得也会被写进史书里的,供后世之人学习。

    ??这么一想,一年多的辛苦,四年多的坚持,也都是值得的。

    ??“既然您在这儿,那我们还用等圣上的消息再回京吗?还是直接跟着您一块回去?”

    ??一年多没着家了,魏时是真想念家里人,想回家的心已经是迫不及待了。

    ??一下子带一万两千五百多人回京,太子就算是有这个权限,也不想要这么扎眼,储君不是那么好做的,人言可畏。

    ??不过,只带魏大人自己回去还是可以的。

    ??“其他人得在这边等着了,魏大人可以跟着孤直接回京,向父皇回报这一次的行程,也能早点回家见妻儿了。”太子打趣道。

    ??魏大人可是个相当恋家的,除了上次赈灾,还有这次出海航行之外,基本上是走哪儿,就把妻儿带到哪儿,远哥儿那孩子,基本上是魏大人手把手教起来的。

    ??这么恋家的人,在男子里头还是比较难见到的。

    ??父子情深,夫妻情深,一家人和乐,也能够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和担当来。

    ??他自认也是一个能够协调好家庭关系的人,当然了,跟魏大人是比不了,毕竟东宫妻妾多,不像魏大人,如此之情深,弱水三千,只饮一瓢。

    ??心软的人,才让人敢用。

    ??安排好了回京的事儿,接下来说的就全都是公事了,太子关心出海远航的事情,这一路上的沟沟坎坎肯定不少,收获必然也是多的。

    ??另一方面关于新稻种的全面普及,这些情况也得要告知魏大人一声,毕竟这位才是把新稻种从安南国挖掘过来的人,必然对这事儿挺上心的。

    ??两个人絮絮叨叨的一直聊到半夜,越聊脑子就越亢奋,不管是刚刚从海上下来的魏时,但是已经连轴转了好几日的太子,都特别兴奋。

    ??魏时是因为粮食,在皇庄培育了三年的新粮种,根据预估可以提高差不多五分之一的产量,能多养活不少人,而且这新粮种还是比较抗旱的,真要是再遇上旱灾,情况应该会比之前好很多。

    ??太子则是因为那片广袤的天地,还有巨大的商机,大靖朝鼓励商业发展,而且并没有特别压制商人的地位,从这一点上就能够看得出来,大靖朝是愿意让商业蓬勃发展的,同时也知道商业发展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??魏大人这个头开得好,把大靖朝独有的稀罕物,以几百倍的价格卖出去,能赚到的金银太多了,这些经营可以储备在国库里,也可以用来跟外族购买旁的东西,比如粮食,比如马匹,比如药材……

    ??一想到未来的发展,太子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声,三天三夜不睡也没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??魏时要进京,剩余的这些人和带过来的财物,就得交给二舅兄负责了。

    ??没有皇上的诏令,这么多人可不敢一下子全都带到京城去。

    ??毕竟是文人出身,早在船上,魏时就把这一路上去过的地方、见过的人、以及那里的特点和风俗地貌,全都整理成了书册。

    ??他和太子还在赶路的时候,这本书册就已经差人快马加鞭送到皇宫里了。

    ??所以在召见太子和魏时的时候,当今已经差不多把书册翻得七七八八了,对于魏时这一路上的行程,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。

    ??历时一年多的行程,上岸的次数高达三十次,牵扯到近二十个大大小小的国家。

    ??作为一个有志于名垂青史的君王,作为一个渴盼四方来贺的君主,他看到的不只是这些国土上丰富的资源,也不只是未来海上贸易的繁荣,更重要的是国威。

    ??在这些历史上都没有过记载的国家里,怕是从来都不知道东方有这样一个强大而昌盛的国土,魏大人一行不仅仅是开辟了航线,更重要的还是扬了大靖朝的国威。

    ??自古以来,头一次被做出来的壮举,都将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